油井重复压裂技术主要指的就是当油井首次完成压裂之后,随着开采时间的不断增长,气单井的产量会逐渐降低,因此需要进行第二次或者是二次以上的压裂技术。 作为非常规油气开采技术,重复压裂已经存在多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垂直井一直受益于重复压裂技术,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效果。2011年以来,水平井重复压裂作业量出现大幅增长。作业者开始尝试各种处理量、重复压裂技术类型、重复压裂作业时间以及各种备选作业方案。对于这项技术而言,最基本原理可以概括如下几点:
- 首先对裂缝进行清洗,使其表面干净,并且还应该对残渣进行清除,其目的就是确保在重新布砂之后低含水层与高渗透地带可以进行有效地沟通,这样就可以对油层的渗透能力进行很好的改善 ;对油流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降低油流流入到井筒的阻力。对于首次压裂之后,但是裂缝有重新闭合的系统, 应该重新打开,并且对井筒地带的通道进行适当的沟通 ;
- 随着低层压力不断减小,低层滤失程度会随着压裂次数的不断增加变得更加严重,因此重新进行压裂过程中应该选择质量非常好的重复压裂液。
- 随着油井开发时间的不断增加,在近井地带的地层流体压力会逐渐降低,并且地应力也会随着发生改变,这样不仅会将上下各层与产层之间的压力差变得非常大,而且也会使得产层重新出现裂缝。
- 对于重复压裂工艺技术而言,主要对下面几项技术进行重点描述。
- 高效返排工艺技术
通过应用高效返排工艺技术,可以使得压裂液在短时间内从储层当中排出,这样就可以将压裂液对储层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在对储层的不同特征规律进行研究之后可以知道, 能够很好的对开井排液、关井以及及加砂压裂的过程进行很好的模拟,通过提高反排压力差提高,不仅可以确保其比储层水锁启动压力更大,而且还可以确保储层内无支撑剂回流, 然后通过有效应用井口安置喷油嘴的方式,可以使得压裂液在短时间内全部排出。
- 施工参数优化
对于优化施工参数而言,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 对施工排量进行设计、对注入方式进行选择、对前置比以及砂比进行设计四项内容。之所以要对施工参数进行优化,主要就是确保缝长可以更好地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对软件模拟技术进行有效应用, 可以更好地选择需要进行优化的各项施工参数。
① 对施工排量进行设计。裂缝的高度控制与延伸压力控制对施工排量大小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除此之外,井口工程条件以及施工管柱条件对排量也会产生非常大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排量应该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
② 对注入方式进行选择。在进行压裂施工过程中,主要可以将其分成油套混注、环空注液与油管注液三种施工注液方式。为了保证施工管柱安全稳定,并且保证泵注参数条件, 应该选择施工相对比较简单的注液方式。如果需要对后期处理过程及施工的安全性进行考虑,应该对油管注入方式进行选择。
③ 对前置比设计。在对前置液用量进行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确保压裂施工可以准确有效的进行,然后将前置液的含量降低到最小,并且还应该严格根据支撑半长与造缝半长确定的80% 的比值对前置液的含量进行有效设计,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压裂施工的有效性。
④ 对砂比进行设计。在进行重复压裂施工中,裂缝的伤害影响程度、储层的物理性质对平均砂比的设计都会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如在某油井中通过对软件模拟技术进行有效应用,可以对不同砂比条件下的净现值、动态缝长进行比较分析。
- 缝长优化
在传统的压裂设计中,一般根据储层的渗透率状况采用Elkins 原则对缝长进行设计。而在重复压裂设计中要根据压裂的成本条件和旧缝的延伸量对单井产能的贡献进行缝长设计。按照以上的技术条件要求,综合分析具体的井网井距与不同层的剩余油量分布,采用裂缝模拟技术、垂直裂缝气藏模拟技术和经济模型分析计算合理的裂缝长度。

- 压裂液技术
在重复压裂中,随着生产时间不断增长,地层压力会变得越来越低,尤其是在距离井比较近的地方,压力会变得非常低,这样就会使得压裂液的反排变得非常困难。如果压裂液在低层内残留时间比较长,对储层所造成的伤害是无法进行修复的,而且对压裂后期的增产过程也会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通常采用的解决方法有 :①减少压裂液中的胍胶含量, 这样就可以将残渣对储层的损害降低到最小 ;②采用自生热泡沫压裂液进行施工,利用其生热增能特性对储层的反排压力进行很好的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