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CT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ntergrated Gate Commutated Thyristors) ,它是将GTO芯片与反并联二极管和门极驱动电路集成在一起,再与其门极驱动器在外围以低电感方式连接而成。也就是门极集成化的GTO(Gate Turn Off)。
IGCT在整流环节中与SCR一脉相承,SCR是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的缩写,是可控硅整流器的简称。可控硅有单向、双向、可关断和光控几种类型。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寿命长、控制方便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可控整流、调压、逆变以及无触点开关等各种自动控制和大功率的电能转换的场合。
单向可控硅是一种可控整流电子元件,能在外部控制信号作用下由关断变为导通,但一旦导通,外部信号就无法使其关断,只能靠去除负载或降低其两端电压使其关断。单向可控硅是由三个PN结PNPN组成的四层三端半导体器件,与具有一个PN结的二极管相比,单向可控硅正向导通受控制极电流控制;与具有两个PN结的三极管相比,差别在于可控硅对控制极电流没有放大作用。双向可控硅具有两个方向轮流导通、关断的特性。双向可控硅实质上是两个反并联的单向可控硅,是由NPNPN五层半导体形成四个PN结构成、有三个电极的半导体器件。由于主电极的构造是对称的(都从N层引出),所以它的电极不像单向可控硅那样分别叫阳极和阴极,而是把与控制极相近的叫做第一电极A1,另一个叫做第二电极A2。双向可控硅的主要缺点是承受电压上升率的能力较低。这是因为双向可控硅在一个方向导通结束时,硅片在各层中的载流子还没有回到截止状态的位置,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双向可控硅元件主要用于交流控制电路,如温度控制、灯光控制、防爆交流开关以及直流电机调速和换向等电路。可控硅在维持电流以上一直处于开通状态,关断电流高,控制困难,关断速度较慢。逆变环节中,在LCI(负载换相逆变器)中SCR具有优异表现,可做到超大功率,电压高、电流也大。二极管(Diode,不可控整流器件)和SCR(半可控)整流均不需要PMW即可满足两象限变频器工作,PWM需要用IGBT(全控)等器件。
IGCT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ntergrated Gate Commutated Thyristors)是一种中压变频器开发的用于巨型电力电子成套装置中的新型电力半导体开关器件(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门极换流晶闸管+门极单元)。1997年由ABB公司提出。IGCT使变流装置在功率、可靠性、开关速度、效率、成本、重量和体积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展,给电力电子成套装置带来了新的飞跃。IGCT是将GTO芯片与反并联二极管和门极驱动电路集成在一起,再与其门极驱动器在外围以低电感方式连接,结合了晶体管的稳定关断能力和晶闸管低通态损耗的优点,在导通阶段发挥晶闸管的性能,关断阶段呈现晶体管的特性。IGCT具有电流大、阻断电压高、开关频率高、可靠性高、结构紧凑、低导通损耗等特点,而且造成本低,成品率高,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已用于电力系统电网装置(100MVA)和的中功率工业驱动装置(5MW)IGCT在中压变频器领域内成功的应用了11年的时间(到09年为止),由于IGCT的高速开关能力无需缓冲电路,因而所需的功率元件数目更少,运行的可靠性大大增高。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简称IGBT),是由BJT(双极型三极管)和MOS(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电力电子器件, 兼有MOSFET的高输入阻抗和GTR的低导通压降两方面的优点。驱动功率小而饱和压降低。二极管加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主要用于续流,同时由于负载存在感性,IGBT关断瞬间会在IGBT两端产生极高的自感反相电压,此电压可能击穿IGBT。并联的二极管将这个“自感反相电压”短路掉了,起到保护IGBT的作用。
IGCT集IGBT(绝缘门极双极性晶体管)的高速开关特性和GTO(门极关断晶闸管)的高阻断电压和低导通损耗特性于一体,一般触发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IGCT单元。在ACS6000的有缘整流单元的相模块里,每相模块由IGCT和续流二极管、钳位电容、阻尼电阻组成,由独立的门极供电单元GUSP为其提供能源。

模块式封装IGBT
IGBT只是将功率器件部分封装为模块,IGBT模块产品一般可以是单管、双管(半桥)或6管(全桥),也有三电平12只管封装为一个模块。由于已经封装为模块,是电绝缘的,安装工艺简单;IGCT不具备这种优势,使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复杂,绝缘与散热之间的矛盾,使系统问题较多。
IGBT小功率驱动可以做在一起,大功率需要单独的驱动板。dsp是控制核心,还有外部io,内部信号采集,处理,驱动信号缓冲,驱动信号隔离,放大,才能到IGBT的GE极。光纤隔离传输驱动信号。
IGBT通断频率要高,但dv/dt就是通断速度要低,有一定矛盾,只有速度足够快,频率才能足够高。加吸收电路或者IGBT采取软关断,吸收电路是把有可能产生的10kv/us吸收,软关断是指降低开关的关断速度,人为造成关断拖尾,好处是减小dv/dt,坏处是加大了IGBT损耗,所以要细致调整关断时间。IGBT驱动电路关断IGBT时在GE处施加负电压(开通施加正电压),在微型电容处串微型电阻,这样GE电压下降就会变慢, 从而减小dv/dt。
常见IGBT参数:6500V/最大750A; 4500V/ 1200A; 3300V/ 1500A; 1700V/3600A; 1200V/ 3600A。700V和2500V很少应用。低于600V的很多,这里不做讨论。380V以上的,IGBT电压要在1200V以上。虽然有6600和6000V电机,但6500V的IGBT并不适合,6500V的价格高昂,一个两万左右,而且两电平输出电压3300V,最大只有750A的管子,输出的dv/dt太大,三电平输出电压4160V,4160在国内应用很少。而采用五电平用4500V的管子就能输出6600V了,所以6500的管也用不上。

IGCT的门极电路里,包含了大量的IC和电阻电容,尤其是有大量的电解电容,为了提供大的关断电流而设计,使其有一定的寿命限制;而且,这种电容是不可更换的,必须连着整个器件一起更换,造成维护成本增大。如果器件出现故障,对于IGBT构成的系统,一般更换驱动电路或IGBT即可,价格在1500元以内,而且常规电压的IGBT及其驱动电路在内地市场代理商林立,一般都有现货;而对于IGCT构成的系统,必须更换整个IGCT,更换一次一般在20000元以上,其国内代理商只有少数几家,由于占用资金大,一般没有现货,所以一旦出现故障,维修周期长、费用高,而且由于器件复杂,对维修的技术人员要求很高,过了保修期以后往往受制于人。在电路设计上,IGBT只需要很小而比较简单的缓冲电路,有时甚至可以省略缓冲电路;IGCT除了要有电压缓冲电路外,还必须有电流缓冲电路,以抑制关断时的二次击穿,比IGBT复杂。目前的IGBT和IGCT开、关损耗都差不多,构成的变频器,效率也差别不大。要论优势,主要是IGCT的耐压目前比IGBT的耐压高,应用于高压变频器的话使得器件减少。但是目前的风电变流器都是690V的,IGBT的耐压也就足够了。IGCT以前的优点是电流大,方便串联应用,4500V/4000A很平常,现在被IGBT慢慢追上,IGBT有4500V/1200A的,可以并联,不方便串联,IGCT缺点是开关频率不能太高,波形没有IGBT好,损耗大,谐波大,对算法要求更高,价格贵。IGCT在超大电流场合应用较多,例如轧钢环境,3300V,上万kw功率,三电平IGCT变频器(西门子SM150)发挥出最好的控制性能。

1、IGCT具有电流大、阻断电压高、开关频率高、可靠性高、结构紧凑、低导通损耗等特点,而且造成本低,成品率高,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相对于IGBT而言,IGCT投放市场的时间较晚,应用也没有IGBT广,技术成熟度不如IGBT。 目前的 IGBT和IGCT开、关损耗都差不多,构成的变频器,效率也差别不大。 要论优势,主要是IGCT的耐压目前比IGBT的耐压高,应用于高压变频器的话使得器件减少。但是目前的风电变流器都是690V的,IGBT的耐压也就足够了。 IGBT和IGCT,谁是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方向?目前学术界正在争论,虽然IGCT出现晚,但至少在目前,还看不出它相对IGBT有什么优势。但也有可能随着技术的发展,两者并驾齐驱,或者都被某种新的器件代替。
与IGCT所对应的是IEGT, IEGT也称为压装式IGBT (PPI)。



IEGT(Injection Enhanced Gate Transistor)是耐压达4KV以上的IGBT系列电力电子器件,通过采取增强注入的结构实现了低通态电压,使大容量电力电子器件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 IEGT具有作为MOS系列电力电子器件的潜在发展前景,具有低损耗、高速动作、高耐压、有源栅驱动智能化等特点,以及采用沟槽结构和多芯片并联而自均流的特性,使其在进一步扩大电流容量方面颇具潜力。另外,通过模块封装方式还可提供众多派生产品,在大、中容量变换器应用中被寄予厚望。 日本东芝开发的IEGT利用了“电子注入增强效应”,使之兼有IGBT和GTO两者的优点:低饱和压降,宽安全工作区(吸收回路容量仅为GTO的1/10左右),低栅极驱动功率(比GTO低两个数量级)和较高的工作频率。器件采用平板压接式电极引出结构,可靠性高,性能已经达到4.5KV/1500A的水平。


你好!冒昧来信,我在相近行业的电气专业,读了你不少文章。能否推荐国内做大功率变频驱动较好的厂家?20-50MVA,11kV,油气应用,能做AFE型式更佳。
您好,您的联系方式请告知我,私信或邮箱均可。
IGCT的等效电路不对,我目前正在研究iGCT,可以讨论一下。
欢迎交流讨论.
这个变频我们可以做,可以交流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