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绘图目标
一个电气系统或一种电气装置以及各种元器件,都应使用标准、简洁的图形或文字符号表示。绘图中应清晰表达各种电气设备和装置之间的关系:
- 能量流——电能的流向和传递;
- 信息流——信号的流向和传递;
- 逻辑流——相互间的逻辑关系;
- 功能流——相互间的功能关系。
二、图形符号
绘制电气图形符号统一采用EPLAN Electric P8集成的IEC标准符号库。由一般符号、符号要素、限定符号、方框符号组成,各组成部分使用规则如下:
1、一般符号:表示某一类产品的一种通用简易符号;
2、符号要素:具有确定意义的简单图形,应同其它图形组合以构成一个设备或概念的完整符号;
3、限定符号:用以提供附加信息的一种加在其它符号上的符号。一般不能单独使用,但一般符号有时也可用作限定符号;
4、方框符号:表示元件、设备等的组合及其功能,既不给出元件、设备的细节,也不考虑内部所有连接的一种简单图形符号。
5、限定符号的类型:
电制特性:如交、直流电,交流电中频率的范围,直流电正、负极等;
可变性:内在的和非内在的。内在的可变性指可变量决定于器件自身的性质,如压敏电阻的阻值随电压而变化。非内在的可变性指可变量是由外部器件控制的,如滑线电阻器的阻值是借助外部手段来调节的;
流动方向:用开口箭头符号表示能量、信号的流动方向;
特性量的动作相关性:设备、元件与默认值或正常值等相比较的动作特性,通常的限定符号是>、<、=、≈等;
效应或相关性:热效应、电磁效应、磁致伸缩效应、磁场效应、延时性等。应分别采用不同的附加符号加在元器件一般符号上,表示被加符号的功能和特性。
三、常用图形符号应用规则
所有的图形符号,均应按无电压、无外力作用的正常状态表示。
在图形符号中,某些设备元件有多个图形符号,选用符号尽可能采用常规形。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宜采用最简单的形式。在同一图号的图中只使用同一种形式。
应尽量避免导线弯折或交叉,保持图面清晰,在不引起误解的情况下,可将符号旋转或成镜象放置,但此时图形符号的文字标注和指示方向不应倒置。
几种EPLAN中易混淆图形符号的应用表示法:

黑盒:表示控制箱、柜,操作台,接线箱等具有成套特征的对象。在黑盒框线旁(一般为左上角)标注对象代号、名称等信息,箱柜壳体上安装的格兰应使用“设备连接点”表示,见图1 a);
PLC盒子:各种形式的可编程控制器及其配套模块。盒体宜绘制为横置矩形,在框线旁(一般为左上角)标注对象代号、名称等信息,控制器端子应使用“PLC连接点”, 见图1 b);
结构盒:系统特定区域或位置, 见图1 c)。
四、文字符号
电气技术中的文字符号应由基本文字符号、辅助文字符号和补充文字符号组成,基本文字符号分为单字母符号和双字母符号,见GB/T 5094 和GB/T 20939。EPLAN创建符号时会有默认的文字符号标识符字段,应尽量保留该字段。
1、基本文字符号
用拉丁字母将各种电气设备、装置和元器件划分为23大类,每大类用一个专用单字母符号表示。如R为电阻器,Q为电力电路的开关器件类等。
2、双字母符号
由表示种类的单字母与另一字母组成,应以单字母符号在前,另一个字母在后的次序列出。双字母符号中的第二个字母应选用该类设备、装置和元器件的英文名词的首位字母,或可选用常用缩略语、约定俗成的习惯用字母。
3、辅助文字符号
一般放在基本文字符号后,由英文单词的前一两个字母构成,表示电气设备、装置和元器件以及线路的功能、状态。
4、补充文字符号
在优先选用规定的单字母符号、双字母符号和辅助文字符号的前提下,可采用国际标准中规定的电气技术文字符号予以补充。
应按有关电气名词术语、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中规定的英文术语缩写而成。同一设备若有几种名称时,应选用其中一个常用名称。
当设备名称、功能、状态或特征为一个英文单词时,可采用该单词的第一位字母或前两位字母构成文字符号,也可采用前两个拼音音节的首位字母,或可采用常用缩略语、约定俗成的习惯用法构成;当设备名称、功能、状态为二个或三个英文单词时,可采用该英文单词的第一位字母,也可采用常用缩略语、约定俗成的习惯用语构成。
字母I、O和数字1、0都不应单独作为文字符号使用。
五、项目代号
项目代号可将不同的图或其它技术文件上的项目(软件)与实际设备中的该项目(硬件)一一对应并联系在一起,应便于进行项目管理和规划,划分图纸层级,令项目结构清晰易读。详见GB/T 5094。
1、组成
应由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特定的前缀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代号应有四个代号段:
高层代号段:功能面,以系统的用途为基础,其前缀符号为“=”;
种类代号段:产品面,以系统的构成为基础,其前缀符号为“-”;
位置代号段:位置面,以系统的位置布局或系统所在的环境为基础,其前缀符号为“+”;
端子代号段:通常不与前三段直接组合在一起,只与种类代号组合,其前缀符号为“:”,端子代号可采用数字或大写字母,例如-S4:A表示控制开关S4的A号端子,-XT:7表示端子板XT的7号端子。
2、项目结构属性
在 EPLAN Electric P8 中,设计开始前应设置项目属性,在EPLAN中的项目属性设置对话框中进行设置。所设定的结构在设计过程中是不可修改的。
EPLAN Electric P8 中的项目结构应由页结构和设备结构组成。页结构涉及项目的功能面和位置面;设备结构涉及产品面。
EPLAN Electric P8 中,标识性代号应嵌入到设备标识符中的,作为设备标识符的一部分;描述性代号不应嵌入设备标识符,仅用于页面管理。
3、项目层级规则
使用EPLAN创建项目后,可根据项目复杂程度进行规划,先后使用“=”,“+”管理项目、划分层级,项目可按照功能或位置作为主线划分,每段代号命名字母不宜多于3个。如图2 a)和b)。

在项目初期,应由控制系统总负责人创建层级图,规划项目结构和分工,每个设计者按照图2 c)所示,进行单元详细图纸设计,再由控制系统总负责人把每个设计者的图纸汇总到图2 a)或b)的项目结构中,应完整规划、统一管理。
除特殊要求外,应在纸质图纸内只体现种类代号段和端子代号段,种类代号段前缀可省略,端子代号段前缀不能省略。对于功能层和位置层可在必要时加注简明文字,描述设备功能或分布区域。关联参考位置采用“页名.分区号”表示。页名字母不宜多于3个。
通常将项目划分为如下几个层级,可根据项目复杂程度扩展层级代号和页名:
E0(层级代号):EOO1(页名):电气控制系统总图,对各层级图号予以说明;
E1:E1xx… … :单线图,项目控制系统总览。总单线图应使用一张图纸完整表达,可加子系统单线图予以补充;
E2,E3…:电气接线图,描述系统中的详细连接关系。通常先描述系统供配电部分,再按照每一路分别进行描述,延伸到控制器层面时,先描述各模块的电源接线,再分别描述每个模块的控制接线。通信网络或急停回路等重要环节尽量单独使用一张图纸描述;
E…:报表类,端子图表,设备清单等。
六、图线及标注
1、图线
应遵循EPLAN符号库以及依据相关标准设定的自定义库。表示导线、信号通路、连接线等的图线一般应为直线,尽可能减少交叉和弯折。
部分线形使用规则如下:
粗实线:表示设备等实体轮廓;
细实线:连接线等实物导线;
折线:设备分断处,相邻图纸续接;
虚线:功能性划分,无线通信等非实物连接;
点划线:位置区域。当需要在图上显示出图的某一部分,如功能单元、结构单元、项目组时,可用点划线围框表示;
双点划线:非本系统包含的设备或区域。如在图上含有安装在其它位置或功能与本图相关的第三方设备或部件,可用双点划线表示。
2、标注
结构布局类图尺寸标注方法与机械图类似,尺寸由尺寸线、尺寸界线、尺寸起止箭头(或45°短划线)、尺寸数字4个要素组成。
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和尺寸注法的方式按照GB/T 4458.4执行。
1)箭头和指引线
开口箭头:用于电气能量、电气信号的传递方向(能量流、信息流流向)。
实心箭头:用于可变性、力或运动方向,以及指引线方向。
指引线:指示注释的对象,应为细实线。
指引线末端加注标记:指向轮廓线内,用黑点;指向轮廓线上,用实心箭头;指向电气连接线上加短划线。
2)方位标记
陆地上的电力照明和电信布置图等类图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表示电气设备或构筑物的位置和朝向,必要时可用方位标记表示其朝向。
海洋平台或钻井船的安装布置图应与机械总图布局方向定义一致,注明船头、船尾等方位。
3)风向频率标记
根据需要在电气布置图上标注风向频率标记,表示设备安装地区风向情况。应根据此地区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方向吹风次数的百分数,按一定比例绘制。
七、制图布局
1、电气制图布局原则
电气图布局应清晰美观,文字和布线避免重叠或交叉,方向保持一致。
结构布局图图形尺寸与实物尺寸的比值通常采用缩小比例。
2、图纸分布与位置
水平布置:将设备和元件按行布置,使得其连接线一般成水平布置。
垂直布置:将设备或元件按列排列,连接线成垂直布置。
组合布置:将功能相近的元件或子系统成组布局,组件内部和组件之间可分别采用水平或垂直布局。
3、电气图布局方法
功能布局法:电气图中元件符号的布置,应只考虑元件的功能关系,而不考虑实际位置。在此布局中,应将表示对象划分为若干功能组,按因果关系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布置;每个功能组的元件应集中布置在一起,并尽可能按工作顺序排列。
功能布局法应遵守的原则:
- 布局顺序应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
- 如果信息流或能量流从右到左或从下到上,以及其它流向对看图不明显时,应在连接线上画开口箭头。开口箭头不应与其它符号相邻近;
- 在闭合电路中,向前通路上的信息流方向应是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反馈通路的方向则相反,应在连接线上画开口箭头;
- 跨页中断点引入、引出线应尽量画在图纸边框附近。
位置布局法:电气图中元件符号的布置应对应该元件实际位置,可清晰地看出元件的相对位置和导线的走向,并根据控制系统特点灵活选择布局。
八、表示方法
1、电气接线的表示方法
应根据控制系统特点及复杂程度选择单线表示法、多线表示法、混合表示法:
- 单线表示法:两根或两根以上的连接线或导线,只用一条线表示,用于总览性图以及各相或各线基本对称的情况;
- 多线表示法:每根连接线或导线分别用一条图线表示,用于详细阐述接线关系或需要详细表达各相、各线内容,尤其在各相或各线内容不对称的情况下应采用此法;
- 混合表示法:一部分用单线,一部分用多线,用于兼有上述两种情况特点的图。
2、元件关联表示方法见下表:
名称 | 表示方法 | 推荐用法 |
集中表示法 | 图形符号的各组成部分在图中集中绘制。关联连接线应为直线。 | 用于较简单的图纸,易于寻找项目的各个部分。 |
半集中表示法 | 图形符号的某些部分在图上分开绘制,并用机械连接符号(虚线)表示各部分的关系,机械连接线可弯折、交叉和分支。 | 用于内部具有机械联系的元件,可减少电路连接线的往返和交叉,但会出现穿越图面的机械连接线。 |
分开表示法 | 图形符号的某些部分在图上分开绘制,不用机械连接符号而用项目代号表示各组成部分的关系。 | 用于内部具有机械、磁、光等多种功能联系的元件。可减少电路连接线的往返和交叉,又不出现穿越图面的机械连接线,但为了寻找被分开的各部分,需用插图或表格。 |
3、触点位置的表示方法
触点分两类:靠电磁力或人工操作的触点(接触器、电继电器、开关、按钮等);
非电和非人工操作的触点(非电继电器、行程开关等)。
靠电磁力或人工操作的触点,在同一电路中,在加电和受力后,各触点符号的动作方向应取向一致,当触点具有保持、闭锁和延时功能的情况下亦如此。
非电和非人工操作的触点应在其触点符号附近表明其运行方式,用图形、操作器件符号及注释、标记和表格表示。
4、工作状态的表示方法
元件、器件和设备的可动部分应表示在非激励或不工作的状态或位置(特殊情况应加文字说明):
- 继电器和接触器在非激励的状态;
- 断路器、负荷开关和隔离开关在断开位置;
- 带零位的手动控制开关在零位位置,不带零位的手动控制开关在设备默认规定的位置;
- 机械操作开关的工作状态与工作位置的对应关系,一般应表示在其触点符号的附近或另附说明;
- 事故、备用、报警等开关应表示在设备正常使用的位置,多重开闭器件的各组成部分应表示在相互一致的位置上;
- 对于编码器等需要设置拨码开关位置以确定网络站点地址的元件,应在接线图中标注文字,说明站点地址、终端电阻状态等。
5、元件技术数据的表示方法
电气元件的技术数据一般标在图形符号近旁。水平布置时,宜标在图形符号的下方;垂直布置时,宜标在图形符号右侧。还可标在方框符号或简化外形符号内。
6、注释和标志的表示方法
注释宜直接放在所要说明的对象附近,也可放在图中的其它位置。
元件或设备面板上有信息标志时,应在有关元件或设备的图形符号旁边加注同样的标志。
7、接线端子的表示方法
端子在电气元件中用以连接外部导线的形式,可为独立的接线端子,也可是集成模块自带的用来与外部连接的插接针脚或端子等。
常规接线端子标注格式为“名称:序号”,例如“X1:2”,表示名称为X1的第2个端子。
在同一张图纸中,名称相同的端子应尽可能横排对齐表示,只在最左侧的端子处标明端子名称,其后的端子只注明序号。
当项目中大量使用接线端子时,绘图时端子序号的命名应遵循一定规律,并单独附图以表格形式予以说明。如图3所示,表示IBOO3柜中的端子。

集成模块的引出端子应绘制在其图形符号的轮廓线上。内部零件的功能和注解应标注在符号轮廓线内。
对用于现场连接、试验和故障查找的连接器件的每一测试点都应标注端子代号。
在画有嵌套围框的功能单元或结构单元中,端子代号应标注在围框内。
插接件的表示方法与端子类似,若公头和母头集中于一处,应只标注一次;若公头和母头分散于不同的图纸上,应分别标注。
EPLAN符号库中有大量不同类型的端子,应根据相应说明合理选用。
8、连接点的表示方法
导线连接点的表示方法遵循EPLAN标准:T形、+形连接点可使用实心圆点(·);交叉而不连接的两条连接线,在交叉处不能加实心圆点,并应避免在交叉处改变方向,也应避免穿过其它连接线的连接点;同一排端子的桥接点应尽量集中对齐表示,并在端子图表中画出。
9、连接线的表示法
电力线缆可按照配电关系分布表示在不同图纸的同一个部位,通常为图纸上部。控制线缆则应尽量减少连接线跨越图纸。
应对连接线进行分组表示,使图线清晰美观。连接线的分组:母线、总线、配电线束、多芯电线电缆等可视为平行连接线。对多条平行连接线,可按功能分组;不能按功能分组的,可任意分组,每组不多于三条,组间距大于线间距。
连接线标记一般置于连接线上方,也可置于连接线的中断处,必要时还可在连接线上标出信号特性等信息。
连续表示法:用单线表示多根平行路径连接线的一种简化方法,如图4。

中断表示法:穿越图面的连接线较长或穿越稠密区域时,可将连接线中断,并在中断处加注相应的标记。
去向相同的线组可集中使用中断点表示,并在中断处的两端分别加注适当的标记。
一条线需连接到另外的图纸上,应使用中断点表示。中断点应成对使用,并保持代号一致。
10、导线识别标记及电缆标注方法
标在导线或线束两端,必要时可标在其全部可见部位的某处。
标记分从属标记、独立标记和组合标记3种:
从属标记:以导线所连接的端子的标记或线束所连接的设备的标记为依据的导线或线束的标记系统。从属标记分为源标记、目标标记、从属两端标记三种:
源标记:导线或线束的标记采用与其所连接的信号源端子或设备部件的代号;
目标标记:导线或线束的标记采用与信号远端所连接的端子或设备部件的代号;
从属两端标记:标出与本端连接的端子标记和远端连接的端子标记或两端设备部件标记。
独立标记:与导线所连接的端子的标记或线束所连接的设备的标记无关的导线或线束的标记系统。标注导线线号或仅标识规格、数量等,与两端的端子标记无关,此种标记方式只用于连续线方式表示的电气接线图;
组合标记:从属标记和独立标记一起使用的标记系统。
可适当对标记系统加以补充,以每一根导线或线束的电气功能为依据。补充标记通常用字母或特定符号表示,或直接使用文字加以说明,为避免混淆,补充标记和主标记系统使用符号应区分命名。
电缆标注方法规则:
为保持电缆信息的详细度和图纸的整洁度,除特殊要求外,应在单线图中标注所有整根电缆的规格、型号等详细信息,但不细化到电缆内部芯线,见图5 a),总单线图中内容较多时,可标注于分系统单线图中。
在多线原理图中详细表示出各芯线颜色或线号等信息,但不表示整根电缆的型号,保留代号和规格。标注应清晰美观,尽量不与连接线重叠或交叉,文字方向保持一致。见图5 b),
标注电缆应采用组合标记(独立标记+从属标记)。从属标记一般情况下使用目标标记,当电缆数量较多时,可适量使用从属两端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