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石油集团召开总部组织体系优化调整部署动员会,指出优化调整业务板块划分,构建油气和新能源、炼化销售和新材料、支持和服务、资本和金融四大业务板块(子集团),首次把油气与新能源并举,且列在四大业务板块之首。中国石油集团首个课题为《电化学高效储能与规模应用示范研究》,该项研究将对“十四五”以及未来清洁电力业务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中国石油瞄准了风光发电大规模储能配套,以及油田的综合能源供应和清洁转型。在《油区多能多负荷系统中储能装备能量管理系统开发》中,中国石油明确提出要结合油区多能多负荷系统供电特点,设计开发出一套针对油田应用场景的综合能量管理系统,压裂井场变电与储能系统也包含在其中,压裂机组的变电及储能系统解决电量不足及调峰,保持电网稳定,电压和频率控制的问题,还可作为UPS保证电网瞬时断电时负载仍能安全工作,将为油田用户带来新的效益增长点。
依据存储能量形式和转换方式的不同,储能可分为四大类,即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电磁储能和相变储能,按照储能的功率或能量特点又可分为功率型储能(如飞轮储能等)和能量型储能M(如铅酸电池等)。机械储能如抽水蓄能、飞轮储能等,抽水蓄能受限于使用场合,同时工期较长,而飞轮储能虽然功率很高,但其能量密度很低;电磁储能如超导磁储能、超级电容储能等,量然其效率高、响应速度快,但其能量密度低,属于功率型储能,常用于电网快速功率支撑,同时其成本很高:相变储能目前还在研究阶段,技术未成熟,没有在电网中推广使用:
电化学储能具有响应速度快、技术成熟、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等诸多优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发展前景最光明的储能方式,电池优选钠离子电池和钛酸锂电池。钛酸锂充放电嵌锂电位为1.55V,不会负极形成锂枝晶,具有较高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可高倍率充放电和低温充放电,负极填充材料为无机化合物,性能稳定,放电时温升较低,不释放出氧气,降低火灾安全性;长时间搁置下自放电率低。
储能变电系统主要由储能系统(电池橇)和双向逆变系统(PCS橇)组成。储能系统以单体电芯为基本组成单元,通过串联并联等方式,依次组成电池组、电池箱、电池簇、电池橇。双向逆变系统由控制系统、变压器、逆变器等组成。

储能系统由单体电芯、电池模组、电池簇、电池管理系统等组成,设为标准集装箱尺寸,内部设有消防系统、空调系统等。

双向逆变系统主要由输入端配电柜、变压器、PCS模块、储能逆变器、智能配电柜及系统控制柜等组成,其中配电柜内接入10KV网电及发电机组网电,变压器将10KV交流电变为电池仓所需电压,储能逆变器具备双向逆变的特点,既可以完成对负载的供电功能,也可以在接入外部电源的情况下完成储能系统的充电功能。
控制系统管理整个系统的充、放电及负载,各类数据的储存、调用与逻辑控制,与系统外部元件进行有效通讯,主控制系统支持多种类型通讯协议,包括各种变频房特定的通信接口,便于现场集成和调试,考虑适当的软硬件冗余。需要实现如下功能:
1)与所有线上成员通讯,包括电池箱,逆变器,发电机组,配电柜等,以决定在设定条件下进行充、放电及控制设定变频房断电及设备继续运转,同时设置可手动充电模式。
2)稳定电网频率和电压,防止损坏设备以及电路和电气组件跳闸。
3)捕获发电机组产生的多余能量并存储,管理电网,优化电源。“提升”整个系统的性能。
4) 可通过网络接入数据服务器,实现远程访问以监控数据、历史分析和系统性能报告。
5)设定电量下自动充电。
电池管理系统监控、保护和维护每个电池模组和电池簇的安全运行,负责与 PLC 和每个机架控制箱进行直接通信,为每个电池簇分配ID,定义整个电池系统的可用充电和放电功率,向每个电池箱的接触器发送命令,并负责电池簇之间的电压平衡。

储能变流器(Power Conversion System,简称PCS)是电化学储能系统中,连接于电池系统与电网(和/或负荷)之间的实现电能双向转换的装置,可控制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交直流的变换,在无电网情况下可以直接为交流负荷供电。
PCS 由 DC/AC 双向变流器、控制单元等构成。PCS 控制器通过通讯接收后台控制指令,根据功率指令的符号及大小控制变流器对电池进行充电或放电,实现对电网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的调节。同时PCS 可通过CAN接口与BMS通讯、干接点传输等方式,获取电池组状态信息,可实现对电池的保护性充放电,确保电池运行安全。

基本控制功能:
- 并网恒功率充、放电控制
- 并网恒压限流充电
- 离网 V/F 控制
- 无功调节控制
- 并网-离网平滑切换控制
- 防孤岛保护功能及孤岛检测进行模式切换功能故障穿越控制功能
基本保护功能
- 电池极性反接保护
- 直流过压保护
- 直流过流保护
- 网侧过/欠压保护
- 网侧过流保护
- 网侧过/欠频保护
- IGBT 模块过流保护
- IGBT 模块过温保护
- 变压器/电抗器过温保护
- 防雷保护
- 非计划性孤岛保护
所需性能描述:
- 充电、放电一体化设计,实现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的能量双向流动;
- 高效的矢量控制算法,实现有功、无功的解耦控制;
- 功率因数任意可调,在容量范围内可以全发无功,实现无功补偿;
- 在MEMS(微网能量管理系统)的调度下,主动参与电网的调峰,有效缓解大电网的压力;
- 支持并网运行、离网运行;并可以实现并网与离网的平滑无缝切换;
- 支持微网运行,可为微网提供稳定的电压和频率支撑;
- 主动式与被动式孤岛检测方法相结合,满足 UL1741 标准;
- 完善的继电保护功能,有效防止逆变器的异常损坏;
- 支持多种储能电池,不同的型号仅控制器的软件不同;
- 提供 CAN 、485,可与电池管理系统(BMS)、上层监控系统进行通讯;
- 多台PCS可实现多机并联运行;
- 支持交流侧短时短路运行模式;
- 支持自同期功能;
- 高可靠性机柜设计,满足不同运行区域需要;
- 主功率回路采用高可靠性功率模块;